飘飘白云

所读,所看,所思

[转]戏侃马克思主义及其错误

| 评论

飘飘白云转记:

这篇文章是作者樊弓于2001年发表的,被评为那一年网上最佳时政文章,至今生命力不减,足可见其文内功如何。作者的论证最成功的是从经济学角度着手批判马克思主义,这点很大程度上与《通往奴役之路》思路一致。作者没有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另一著名观点:唯物主义历史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要经历奴隶,封建,资本,社会,最终到达终极的共产主义,并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种观点一方面肯定历史发展的动的方面,一方面又断然认定这个发展有个静的终点,这很有点“双重思想”的味道。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中对这一观点(波普尔称之为“历史决定论”)进行批驳。波普尔主要的论证过程为:由于人类根本无法预知人类知识的增长,而历史进程的发展又受制于人类知识的影响,所以人类无法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因此所谓的“历史决定论”实际上是毫无可能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预测人类社会必然会经历社会主义,最终到达终极的共产主义。

要深入了解这些批驳的论证过程,建议阅读如下书籍:

  1. 经济学原理-微观分册》,N.格里高利·曼昆著,梁小民译
  2. 通往奴役之路》,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
  3.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卡尔·波普尔著
  4.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卡尔·波普尔著

戏侃马克思主义及其错误

作者:樊弓

目录

前言

本文原题为”闲侃”。后一想不对,樊某最近不但不闲,简直是屁滚尿流。题目错也!细想一下,既然用意是想以幽默放纵的口吻和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讨论那个对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人生影响最为深远的学说,叫“戏侃”则更合适。还是这个方式,边写边改边贴。

最近在网上发了几篇文章,数度提到马克思主义。便有网友以为樊某不懂装懂,随便玷污神圣。樊某真没想到,在经历了“苏东波”和改革开放的今天,信仰马克思主义者还能有这么多。樊某曾跟泰山大人谈起老马的谬误,本意是给岳丈露一手,没想招来好一顿臭骂:“全国上下那么多研究马列的还没你懂?”差点没把女儿抢回去。

加上老樊在“论六四模拟法庭”中自报家门,更有人提醒在下,你不是陈景润同行吗?怎么“带球出界”了?当年徐迟写了篇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网友应大多读过。徐老兄用尽浑身解数,向全天下做广告说数学家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呆子。害得吃数学饭的简直都得打光棍。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家,大多涉猎广泛,且吃喝嫖赌,五毒俱全,跟常人差不多。

樊某到16岁那年才读“共产党宣言”,好不容易把前面那些枯燥的各版序走过,眼睛一亮,那一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上空徘徊……”立刻钩住了我的魂。一口气读下去,小樊是热血沸腾。樊某佩服芦笛等前辈的原因之一,是他那一代掀起轰轰列列的地下读书运动时,小樊正在死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而且是一字一字地全部读完。刚刚放下那四卷八大本,邓小平宣布恢复高考。政治那一门小樊自然是不用复习也考了90来分。凭这报哪个第一志愿都得取。因此从个人恩怨上讲,樊某对邓小平马克思只有感谢的份。

樊某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在以后乱读各种学说时不断加深的。明天可能比今天又有新的深入。在此侃一部分,众网友中必有教我者。

话说回来,数学教授侃马克思主义,恐怕要让人文大师们恼火。因此樊某声明,在下是以文会友,以文求教。再说,听听数学家评论,不管有没有道理,总应该是有好处的。另外,樊某的观点,多半不是创见。樊某读书常忘出处,始作俑者若发现其理论被剽窃于此,千万发个伊妹儿告知。

各门宗教信徒饶恕樊某。在下绝对尊敬一切宗教。如有顽皮之词只是为增加文章可读性,不要跟樊弓这种不可救药之人一般见识,再拜。

戏侃马克思主义正式开始。

第一节:天堂梦

人类有两个生生不息的庸俗梦想,一是永生,二是天堂。马克思逃掉了永生一俗而免不了第二俗。而且马克思比李洪志的雄心要大得多。宗教是骗你死后或来世进天堂。老马则不然,忽发奇想要建一个人间天堂,名叫“共产主义”。

胡平先生有句话,大意是“永生和天堂都是极其无聊的东西”。你信不信?刚到美国时一位希腊籍某教虔诚信徒执意要拯救樊某。(为避免得罪该教,隐去教名。望各教信徒不要对号入座。)用“天堂地狱”晓以利害,可谓苦口婆心。于是有下列对话:

教徒:跟随我主者死后可进天堂。 樊弓:天堂好玩儿吗? 教徒:天堂尽善尽美。 樊弓:进天堂后可有篮球打? 教徒:(停顿,岂有此理?)天堂好处多多,还打什么篮球? 樊弓:不好意思,就爱打篮球。 教徒:既然你喜欢篮球,尽善尽美处应该是有的。 樊弓:那我在天堂打球可有赢球之乐? 教徒:天堂满足你的一切要求。要赢则赢。 樊弓:那我赢谁? 教徒:(语塞)
樊弓:如果我没有输球之虞,那我赢球的乐趣何在?原来你家圣主是要尽找些下三滥到天堂陪樊某打球,免了,免了。

你看这宇宙之中能有天堂吗?你评评理,这天堂是不是无聊?

幸福是相对甚于绝对。我们觉得幸福是因为我们看见别人之幸稍逊于我,或是看见自己今天之幸胜于昨天。消灭不幸的同时也就消灭了幸福本身。

天堂的诱惑是“尽善尽美”。然而“尽善”也正是天堂梦想的致命伤。因为一旦“尽善”,则无“更善”。人类偏偏是追求“更善”的动物。当人被置于断绝“更善”希望之地,要么屈服,要么反叛。人类就是这么贱。

结论

在上帝面前人的罪孽太深重。人类不配有天堂!不配进天堂!

天堂梦想只适合做白日梦消遣,只属于教堂。绝对不能认真。一认真就漏洞百出。更重要的原则是,你的天堂仅属于你,未必适合我。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天堂可不得了,自己做梦不算,非要强加给全人类,而且要用暴力革命来实现。太可怕了。

你说这是不是邪教?

第二节:各取所需

共产主义天堂一言以蔽之,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后来被篡改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没那么多东西去取怎么办?伟光正解释说:

  1. 天堂里物资“极大丰富”。
  2. 那时人皆圣人,思想水平无穷高,不会去乱取一气。
  3. 还是要分配的嘛。

请网友们想深一层。先不要说物资能有多大丰富。就算汽车丰富到人手一车,那时谁去“取”奔弛宝马,谁去“取”天津夏利?你可能说那时汽车没这么个区别,那公路上跑的车全一个样你高兴不高兴?

NBA决赛那两万来张门票让谁来“取”?你要是建一个球场把所有球迷都装下,那谁坐前排?

伟光正也发现了这些漏洞。故改为“按需分配”。那就更糟了。分得不均怎么办?谁来分配?当然是伟光正啦。通往奴隶制之路就是这样建成的。

如果说“各取所需”的漏洞是无视资源的有限性,而“按需分配”在逻辑上则是自相矛盾。既然“按需”来给,还分配个啥子。“分配”就意味着有一个分配者来决定,哪些需要是不能满足的,因而必定是不能“按需”的。

结论

无论是各取所需,还是按需分配,这样的天堂都是不存在的。一旦存在,则非天堂。

至于“天堂”里能否人皆圣贤,有两种对立的流行说法:

  1. 只要把人的思想觉悟提高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要求,共产主义便能实现。
  2. 正因为人的普遍思想觉悟不可能达到共产主义的要求,因此共产主义不可能实现。

樊某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对。而且,在下对此将有震聋发聩的分析。请网友们容我先卖个关子。读到后面自见分晓。

节间闲话之一

樊某本文,好象是得罪了全天下的基督徒。在下负荆请罪。樊某生性顽皮。常有亵渎神圣之言,意在挠网友们的胳肢窝。樊某已经自认无药可救,尔等何必跟在下一般见识?

樊某最近大忙。本文只能是边写边改边贴。实实是想到哪侃到哪,望网友们不吝赐教,多发见解。樊某不胜感激。

世界有两种讲学问的人,一种人是有意无意地把未必深奥的理论讲得玄乎无比。你听不懂是因为你没修够基础课。他深怕不玄乎显得没本事。这种人在数学家中占90%以上(绝大多数数学演讲5分钟后听众便不知所云)。别的学科里这种人有多大比例不敢说,樊弓的师父是另一种学人。写文章做演讲一定要把深奥理论讲得中学生听懂了才算有学问。樊弓师兄弟们出去演讲前,必跟师父先讲三遍以上。网友们可能不信,师兄的一个演讲被师父臭骂了19遍。第20遍听完才说:徒儿可以去了。樊弓本文涉及的理论,完全可以玄得如同嚼醋。而樊某的目标,是要这些理论侃得如儿戏般简单。这不是对这些理论的不敬,乃不负师父教诲也。

后面要侃马克思的经济学,网友们会发现,象“边际效用”这样的吓人词汇,其实也是很好懂的,就看你想不想要人懂。

另外,请网敌不必用樊某曾是马克思主义者来奚落在下。樊某对此无怨无悔。一个人20岁以前不信马克思主义是无心肝,30岁以后还信则是无xx(记不得是何人名言。xx说不出口是因为有座右铭三约束,网友不必追问。) (飘飘白云注:这句话来源不可考,“无xx”有“无良心”说,也有“无大脑”说。)

网友中有一种普遍共识,以为马克思是对的,错在列宁斯大林。樊某意在改变这种思维。在下坚信,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起就错了。到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错误则变成了罪恶。请网友们听我细细道来。

接着侃。---

第三节:公有制和“各尽所能”

马克思天真地假定,一旦生产资料公有,人人都会“各尽所能”。因为人人都在为那个公有的“自己”工作。

是嘛,你多工作一点,这个公有社会的财富便增加一点,于是你的财富便因公有而随之增加。人们怎么不“各尽所能”呢?这怎么会是不对呢?

世界上的一切错误思潮,乍一听都是正确的。而大多数人都不具备深入分析的兴趣、能力和学问。小樊当年也是如此。

马克思的错误在于一无严格定义,二乏定量分析

首先,“各尽所能”是什么意思?工作8小时就回家那显然没有尽其能。你完全可以再干一小时嘛。从严格意义上讲,你只要不干活累死,你就没有“尽”你之所能。老马显然不指望人人都累死,就是忘了搞清楚这“能”该如何“尽”。

老马的“数学手稿”写得比数学家樊弓还认真。可惜在这个假定上没有做最简单的定量分析:

在一个1000人的公有社会里。一个人加班一小时所增加的产值,摊到他头上,只值1/1000小时。这种用1去换1/1000的买卖,只有傻帽才干。

反过来,当他偷懒一小时,只损失1/1000小时。这种用1/1000小时的产值换取1小时休闲的勾当,绝对值得!

如果这个共有社会是由一亿人组成的,那更是不得了。一个人“尽”其所能,给那个公有的“自己”增加的财富也是约等于零。他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才去受累?

想用公有制来促使人人去干那种无法定义的“各尽所能”,是对人性的错误假定和对数学的错误应用。与马克思的愿望恰好相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正确的结论只能是:公有制是懒惰的温床。马克思在这里可是错得连边都不沾。

Air ball! Air ball!(篮球俚语,指投篮是篮筐、篮板和篮须三不沾)

比公有制私有制谁是谁非更重要的问题是:要搞公有制你去搞啊,谁拦着你了?

从来没听说资本主义社会里禁止开公有企业。你老马找一帮人去试验试验嘛(据说以色列就有共产主义公社)。那马大胡子吃饭都要恩格斯供着,办不出公有企业本来也没人笑话。可他一不劳神搞试点,二不耐烦建特区,要干就是全世界工人阶级总暴动。我的妈呀,你悠着点行不行?

根据马克思版的《五七一工程纪要》,那总暴动一旦闹腾起来,就要剥夺“剥夺者”,全面共产。你那时想跟他打个报告开块自留地,门都没有。

诉诸暴力,有我无他,是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的两大胎记。真无毒不丈夫也!

(注:《五七一工程纪要》是林彪的武装起义纲领)

第四节: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

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只相信商品的内在的、用所谓“劳动时间”来量度的价值。因此马克思不能理解下述商业行为的意义:

  1. 张三生产了10个苹果。李四生产了10个橘子。王五不生产任何产品,只当一个中间人。为说明问题,我们还可以假定这王五懒得门都不想出。打定主意这回不干任何“劳动”。
  2. 王五向张三借6个苹果,跟李四借6个橘子,捎个口信叫他们分别送来。
  3. 王五当即还给张三4个橘子,李四4个苹果。跟二人说声拜拜。自吃2个苹果2个橘子。

假定苹果和橘子的“劳动时间”相同,按马氏理论应等价。那么张三李四是不是以6换4的傻帽?王五是不是不劳而获的奸商?根据马克思主义,答案应该是“是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连张三干吗要用苹果换橘子都闹不清。你有苹果吃不就得了?

马克思所不懂的是,商品不但有价值,而且有“效用(Utility)”。张三辛苦了一年终于有苹果了。这第一个苹果多香啊!于是这第一个苹果的“效用”最大。

一个苹果已下肚,这第二个就差多了(边际效用递减开始)。这“下一个苹果的效用”,就是所谓“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对学过微积分的网友:效用函数是单调递增的下凹函数。函数值单调递增而导致数值单调递减。边际效用在数学上就是效用函数的导数。--你看这玄也不玄)

对张三来说,第五个苹果已经没什么吃头。不反胃就不错了(边际效用接近零)。于是张三心想,要有橘子吃该多好?他绝对愿意用6个苹果换4个橘子。他不但不觉得上当,而是觉得太赚了!因为就那第一个橘子的滋味(效用),已经远大于那后6个苹果的效用之和。

于是,王五的牵线搭桥,虽然没有丝毫增加这个三人社会的绝对产品数量,却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全社会的效用总和。因而也就当之无愧地得到2个苹果2个橘子的回报。

你是应该相信马克思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还是更应该相信效用理论?

[飘飘白云]注:作者的这个例子并没有最充分体现出交换的价值所在,交换是通过专业化分工,发挥比较优势来创造更多价值,当然中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也是能创造价值的。详情请阅读《经济学原理-微观分册》。

节间闲话之二

樊弓叩拜发来伊妹儿的网友,对所有写来喝彩,建议和批评的妹儿表示感激和敬意。网友中果然大有教我者。请网友们再接再励,樊某必忘掉自己姓甚名谁,侃他个唾沫乱飞。

许多网友来妹儿要文集。在下很惭愧。

  1. 樊弓本行是数学。写这种文章是狗拿耗子不务正业,故逮着的也不多。
  2. 樊弓也是追求“更善”的动物。

希望明天的文章写得比今天好。谁要是把我10来年前在soc.culture.china上打笔仗老底泄漏出来,我这下就跳楼。

在下也借此机会戏耍一下那些只懂粗鄙语言而说不出个所以然的网敌:樊弓是我党我军久经考验的网虫,一肚子歪理坏水不说,面皮比城墙还厚。升高樊弓血压的唯一办法,是亮点功夫出来,在理论上、逻辑上驳倒樊弓。请出招。

接着侃。---

第五节:计划,计划,如何计划?

马克思看到一个显然事实:资本主义社会隔三差五地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每次危机到来之时,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他老马也是个好心人,不假思索,立即就有了对症下药的济世良方:计划经济。

是嘛,眼下美帝国主义正在闹准经济危机(曰“经济衰退”)。樊某的股票是输得要当裤子还没人收。朋友也被Lucent裁员。其显然得不能更显然的原因呢,就是那些公司之间连个计划也没有,瞎生产那么多,一下子卖不掉。那当总统的就知道玩见习女秘书,也不帮着计划一下,搞得我们大家跟着倒霉。行行好,快“计划”吧!下回别在来这一套了。一旦计划好,这GDP必永增不降,道琼斯便只涨不跌。天堂也!

哈-里-路雅!哈-里-路雅!(注:基督教圣诗)

英文有一句格言,网友“OK”译文附后:

For every problem, there is always a solution, which is so quick, so appealing,and so wrong.
对每一个问题,总有这样一个解答:直接了当,引人入胜,然而谬以千里。

计划经济就是这样的解决办法。

先给马克思主义者一根稻草:用严格的数学可以证明,这个完美计划还真是“存在”的。注意,这是数学意义上的“存在”。圆周率3.1415……是存在的,我们只能不断地去逼近它。它的精确值只有上帝才知道。

做这个计划的神人,必须不仅要计划到每一件原料何时送到哪个车间,还要计划到爱迪生何时拿出他的下一项发明。你说说,这个计划是不是只有上帝才会做?

提出一项原则而不考虑其细节和可行性。这种错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不胜枚举。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也不去搞清楚就去实施。你说怎么不尽捅搂子?

那么,凡人做不出完美的计划,可不可以去做近似完美的计划呢?理论上好象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你做计划就要有信息,你要么

  1. 让市场以供求决定物价并从价格得到预测变数。
  2. 挨家挨户去问。

前者推翻马克思主义的根基。后者是太抬举消费者的智商。我樊某人根本就不知道下个月想买什么。

不必了,马克思先生。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最优化理论证明,在一个“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源分配自然达到那个最优的计划。“完全竞争”的理想条件是很容易近似的。只要经常去拆散AT&T,起诉微软就行了。

(注:“完全竞争”指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状态:每一种商品都有足够多的独立厂家生产,使得任何一个厂家都不能用调整自家产量的方式来影响市场价格。)

等等,你老兄别走。我怎么还见有经济衰退呢?

答案:

  1. 我们只能近似地做到“完全竞争”。
  2. 经济发展必须优胜劣汰。你要么通过经济衰退来淘汰夕阳工业,要么叫政府开坦克赶人。请问网友们要哪头?

谁说经济衰退只坏不好?毛老头子还知道一分为二呢。

计划经济行不行得通还是次要的,因为它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之间还有着更深刻的,在于人性意义上的区别。

市场经济把每个人的命运交给他们自己,给你一条起跑线,你自个儿撒开大脚片子跑去。先跑到的吃肉,后跑到的喝汤,不跑的喝西北风。你自己看着办。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假定生产者是自身命运的主人。

计划经济的思路是,人和生产过程必须是被“计划”的。我们天下无敌的乒乓球队,连每场球让谁赢都有计划。人是计划的的被动执行者。人被要求是这台共产主义机器上的闪闪发光的螺丝钉。

请问:如果你有选择,你是要做人,还是要做螺丝钉?

节间闲话之三

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善意地发来伊妹儿,指出樊某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意思其实是如此这般。樊某诚心感谢。

爱因斯坦有个啥子“相对论”,说是你要是撒开脚丫能追上手电筒那条亮道道,人家看你就是扁的。这理论据说全天下只有10个人真懂,还不知道是哪10位大侠。

这马克思主义好象比老爱还要玄。全天下有资格懂的咱掰着指头数得出来:列宁还有一口气时只有列宁明白。列宁刚一蹬腿斯大林立马就懂了。姓毛的小子那胆子贼大,斯大林眼还没闭就敢说他也懂。那全国第二号走资派眼见毛皇帝跳进长江还能浮起来,吓得赶紧检讨说没学好马列毛思想。等老毛一驾崩,他“总设计师”便黄袍加身,冷不丁连“发展马克思主义”都会。

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史,就是谁当教主谁懂,谁有生杀之权谁懂的历史。

爱因斯坦那玩意儿10个人懂恐怕是够了。你马克思可是要“解放全人类”,要把一切肉体凡胎的七情六欲剔掉,改造成共产主义圣人。可你那学问弄得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连受过最严格逻辑思维训练的数学家都看不懂。你还想搞共产主义不想?

还是樊弓师父的原则有道理:你那理论要是人人都听得出岔子,或是大家都听得打呵欠,是你的责任而非听众的不是。很多网友来妹儿说当年上马克思主义课实在是学不进去。樊弓答:不必惭愧,哥儿们,那正是马克思的错!

好货无人识等于没好货。怀才不遇等于没才。深奥理论没人懂等于放屁!(爱因斯坦除外)

对“你没弄懂”之类的劝告,在下完全没有必要做更多的解释。网友们自可判断。樊家顽童只有一句:“那皇上真是光腚的哎!”你要跟我解释说万岁爷那件新褂子要修完博士后才看得见,我保证洗耳恭听就是。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樊弓对马克思的理解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樊弓理解得太深刻?

继续侃。---

第六节:剩余价值之迷思

马克思号召全世界打工仔起来用暴力革老板的命,因为他认为,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剩余价值”。他马会计还算给你听:你今天干的活儿按“劳动时间”计算值10个袁大头,老板只给了你9个。你这还不去宰了他?

你一听当然是一肚子火不知从哪个门往外冒。毛教主这会儿让你去天安门自焚你都不眨一个眼。

这玩意儿的理论基础叫“劳动价值论”。说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而且仅仅是由劳动创造的,别的因素都不算。(德国一经济学教授来伊妹儿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公理,其他所有理论皆源出于此。樊弓谢教授指点。)

天下文人为此争论了两百年不止。你要以为在下今天也来加入那套象牙塔里面才管用的嚼醋大赛,那就太小看樊大侠了。

这个争论常常落入一个逻辑圈套。因为“劳动价值论”可以有两层意义:

  1. 一件产品追根搠源,是劳动创造的。是嘛,你用的机器是别人劳动造的,资金原本可能是劳动挣的,追到最后,不是上帝给的就是劳动创造的。
  2. 一件产品在这个生产环节里,其新增价值也只是劳动创造的。资金,厂房,设备,生产管理,原始设计都不算。

反对“劳动价值论”的学人,基本上是反对第二层意思。

拥护者则是诡辩术,他们用第一层意思来为“劳动价值论”辩护,把你的招数档回去就立马跳到第二层意思上去。这种江湖术士的儿戏骗别人也就算了,跟数学家过招还是嫩了点。

在樊大师看来,你们吵了200年,不就是为那10块大洋分赃不匀打破头吗?

马克思硬说那端盘子的应该把10个全拿走。餐馆主子说不行不行,你得给我留俩,要不我喝西北风。这种官司再打200年也还是打不清。

唯一的永远公平的原则只有一个: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你们干事得先小人后君子。你进来端盘子前先跟老板娘打个勾勾,几块大洋归你几块归她。干几个月再商量不就行了吗?她要敢不跟你涨两个子儿你走人就是,谁拉你后腿来着?马克思你也是挑拨离间,为那一块元宝非要人把老板一家全宰了。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嘛!

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原则来说:一次交换只要是在双方自愿,任何一方无法垄断资源的前提下,这项交易就是“双赢”买卖。

请问网友你还信不信“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

节间闲话之四

本文原意是写给中国人看的。洋人信不信马克思主义关我什么事。樊某在美国还真的碰见好几次马克思主义者。最荒唐的莫过于约1990年一帮20来岁的毛主义者,在校园散发传单。说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境界,文化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运动,号召美国人民起来用武装斗争推翻资产阶级暴政。搞得我只有苦笑的份。你看美国自由不自由?

一位热心的网友,不辞劳苦将前几节翻译成洋文,转给老马故乡德国的一经济学教授。该教授研究马主义已逾10年,见译文立即发来伊妹儿,曰与在下不谋而合,并顺便教习几招。樊弓在此万谢该网友。

于是樊弓自然是得意洋洋,忘乎所以。这回居然连挟洋自重的本钱都有了。岂可不接着侃?

再来!---

第七节:剩余价值之迷思(续)

“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既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不仔细侃清楚怎么对得起众网友?因此再侃一节于此。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认为老板绝对不该拿一个子儿,因为他“不劳动”。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有这么极端。人们的共识是:对提供资金,厂房和生产组织管理的老板当然应该有所回报。

剩下的问题是,怎么分才公平?怎样做才能达到或逼近那个公平境界?

马克思那套暴力革命,赶走老板,把餐馆共产的做法不但不公平,简直是近乎荒唐,而且近乎罪过。

樊某上节指出,亚当斯密的愿打愿挨原则是唯一公平原则。但分析过于简短,有负师父教诲。使得很多网友尚不满意。

网友们的疑问主要是,老板处于天然优势地位。你端盘子的跑堂去找他添俩子儿他不但不给反而踢你出门怎么办?

要回答这个问题,只需告诉你一个简单事实: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人的平均年薪超过9万美元!(飘飘白云注:作者在后面有更正这个数字为6万9千美元。)也就是说,这些从事“简单劳动”的打工仔,工资超过从事“复杂劳动”的数学大师级学者,超过同公司的工程师。为什么?你不给他就要罢工呀。这里,马克思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论又是大谬。

毛主席语录:“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你看有没有道理?

如果你跑堂的知道,向老板娘要求加工资必被炒鱿鱼。那我祝贺你。因为这会儿你已经拿到了你干这行所能拿到的最高工资。你已经把老板娘推到了极限。她已经到了不炒你鱿鱼便无法跟别的老板娘竞争的地步。你真行哎!

你还不满意怎么办?出路多得很:跳槽,转行,组织跑堂工会,游说国会等等,就是犯不着听老马把老板娘宰了。你说对不对?

与马克思主义相反,“资产阶级”根本就不是一个窜通一气对付“无产阶级”的联合体。在近似的“完全竞争”条件下,老板和老板之间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樊某就有一老朋友嫁给移民实业家,该老板创业失败,倾家荡产,精神失常,家庭破碎。谁说只有打工仔难做?

只有在资本实现全面垄断的状态下,工人阶级才处于绝对劣势。而这,正是1949年以后的中国!

(声明:樊弓钻研马克思的时候是工人。绝对同情打工仔。)

马克思为“剩余价值”开出的药方,是全面共产(即全面垄断)。你说这病人(即工人阶级)怎么不毒死?

还是周瑜打黄盖公平!虽然挨板子的后面不爽,可这世界上哪有天堂呢?

第八节:分饼的政治学

第六、七节提到公平原则,而怎么说都有人觉得吃了亏。于是还得侃侃。

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政治学:

两个贪心饿鬼要分一个饼吃。而这俩都不是省油的灯,谁要怀疑他少分了一丁点都跟你没完。你说他们应该怎样切才公平?

很多人会想,这还不简单。从正中二一添做五,平均主义。因为这世界不患寡而患不均。行不行?可你忘了,这两人拿到自己那一半时,眼睛还会盯着另一半。心想他那半拉子里夹的是花旗参,我这半里一定是萝卜干。我非干他不可!

我们中国人号称文明悠久,聪明过人。可我们到今天还没有想清楚这么个简单问题。五千年过去了,我们的思路还停留在盼包公转世,或哀求当政者“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眼巴巴地期望分饼人刀下留情,让我等还有活路。

还有一批文人甚至摇唇鼓舌,说只要经济发展而把饼做大点,怎么腐败分法都行。听得我都要吐。

马克思的分法是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后“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可惜他治学缺乏严谨,搞不清楚到底怎么按劳分配,谁来分配。其门徒也不闹明白,胡来一气。留下一个永远理不清的烂摊子。

老马及后来的小马们,似乎也觉得不对。因此又有更荒谬的解决办法:把这两个小气鬼改造成共产主义新人。于是怎么分都无所谓啦。也不想想做不做得到。

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有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答案:分权制衡!

两人只要说清楚,一个动刀子切,另一个先挑。切者不能挑而挑者不能切。自然天下太平(即公平)。

别搞错了。切饼者完全可以是个傻帽,自做聪明把饼分得一半大一半小。当他发现剩下给他的是小的那一块,他只能煽自个儿的耳刮子。

挑饼的仍然可以发现,他挑的那半夹着萝卜干而另一块里有花旗参。他跺脚咬牙恨的也是自己怎么不挑那一头。

这就是公平!公平是唯心而不是唯物。

于是当分饼制度一旦建立,这饼必越分越合理。相反,只要切饼人有权先挑,而且这家伙有终身制,即使他当初的确是圣贤,这饼也只会越分越不均。

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明白,为什么美国200多年来越来越廉洁?就因为美国的国父们立下了三权分立的分饼制度。这个制度不在于消灭人的恶习,却迫使人为私利求公平。迫使魔鬼伪装圣人,拿到小的那块时心里恨得直咬牙,嘴上还自吹是我让你的。

而为什么我们中国才50年就越来越腐败?就因为我们中国人傻到把切饼分饼权一鼓脑儿都交给了一个天子也!我们中国人2000年来,总是埋怨分饼人不地道,受不了就把他宰了换一个。过若干年又宰又换,永远逃不出这个怪圈。

网友们,不是分饼人不地道,是分饼制度sucks!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百试百灵。

严格说,老马克思是主张民主的。但他的“分配”论的内涵,是把人分成分配者和被分配者。这就是为什么小马们个个专制。

你还等人“分配”吗?

接着侃之前先给网友们出一题:三兄弟都爱这三项遗产,一辆爱车,一栋吉屋,10万大洋。车,房绝对不能卖。三人又不想住一起。这怎么分才公平?

节间闲话之五

大约是1979年,“中国青年”杂志拼凑了一封“潘晓来信”,题为“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中国人呢又容易上当,全国的大孩子们都傻乎乎地卷入那个大玩笑,也就是著名的关于人生意义之潘晓大讨论。

樊弓的老友,武汉大学哲学系七七级学生赵林在这个讨论的半道上一鸣惊人,喊出了一个时代的孤独绝响: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那个游戏“大讨论”竟从此急转直下,成了赵林批判会。听说他老兄还不得不在系里的小讨论会上反复申辩:这个自私的“人”是抽象的人,不是我赵林!你们别跟我过不去好不好?

我现在楞是觉得,不是胡乔木就是邓立群中间插了一杠子。这个讨论最后无疾而终。什么没吵明白不说,闹了数月才发现那信还是个半真半假。真是浪费情绪。

你要是以为玩笑到此结束,那就错了。82年赵林考研究生,打开政治考卷一看,问题:你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吗?

赵林居然考上了。但他放弃哲学转攻历史。我猜这跟潘晓那冤家多少有点关系。

樊某以后每逮著机会,必戏耍赵林:哥儿们,你那题是怎么打发的?赵兄则从来是笑而不答。我当然知道他是怎么答的。

到了86还是87年,“人民日报”上再次炸响惊雷。一位中国大陆学者著文指出,“大公无私”是奴隶主对奴隶的要求。这在中国当时是何等进步!

(樊弓求教:这位先驱者的名字忘了。知者请告。此君应名垂中国思想史。)

还不等邓立群发话,那位刚拿了诺贝尔赏银不久的李远哲先生,隔着太平洋大放空炮:好哇!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竟然堕落到连“大公无私”都不要了。真是个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我跟你们没完!

我从此一听见李远哲吭声就来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大公无私”在共产中国是什么意思。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你把你那赏钱拿出来公一公试试看?

中国人再一次错过了弄明白什么是“自私自利”、什么是“大公无私”的机会。

今天的中国尽管人欲横流,贪官遍地,可在概念上,“大公无私”仍是堂皇有如贞节牌坊,而“自私自利”还是狗肉上不得正席但背后吃着爽。你说怪也不怪?进步一点的文人,一般也只限于说“自私无害”,大公还是高尚。

我们是不是应该到了为“自私自利”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第九节:分遗产的经济学

上节结束时给网友们出了一题:三兄弟都爱这三项遗产,一辆爱车,一栋吉屋,10万大洋。车、房绝对不能卖。三人又不想住一起。这怎么分才公平?

樊弓是教书匠,出题当然是有奥妙。就象第八节的分饼问题一样,用这个遗产问题可以侃出深刻的经济学原理。这些原理你要是到别处去学,交了学费未见得学得进去。下面你只要跟着樊教授轻轻松松走一趟,包你明白,还免费。

前面说过,马克思主义是唯物的。认为每件事物都有一个内在的、恒定的、用劳动时间来度量的“价值”。按照这种机械的唯物主义观点,这三件遗产怎么也分不出四件来。

唯物主义的另一局限在于,它不承认三兄弟各自的七情六欲会影响到这三宝的效用。因为那有唯心主义之嫌。

多数人对这个问题回答是找公平调停人估价,再按估价分。因为我们一般不会注意到,同一件东西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用”。

(注:黄叶先生和金夏利先生高出众人一头,得到正确答案。)

我们不妨假定,老大最爱那房子,那童年美好的回忆是无价的。对他来说,这房值25万。他心想:车子嘛虽然是上好的奔驰,最多值5万。

老三年轻,最爱的是车。那车他是垂涎已久,而且是市面上绝版的古董,对他来说花10万也干。房子无所谓,15万他还不一定愿买。

老二介于二者之间。对他来说,房子值20万,车值8万。

这三人可能是家教良好,你推我让。哥哥自觉长兄如父,弟弟要学孔融让梨。争执不下。最后大哥面子大说了算,最“值钱”的房子给老三,10万大洋给老二,自己把最不值钱的车留下。谁也不许再争。就这么定了!

这种“大公无私”的分法,结果是相当于老大得了5万,老二得了10万,老三得了15万。不公平不说,遗产效用总和只值30万。

相反,如果亲兄弟明算帐。说好谁也别让谁。你想要哪样你就得死争哪样。只有一个规矩:咱不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你要真想要你就出个价投个标。中标者出钱“买”货,然后兄弟们分钱。

于是,老大用25万“买”走房子,老三用10万“买”下车。跟那原来的10万堆一块,45万。各再拿15万,也是皆大欢喜。

所不同的是,这种“自私自利”的分法,遗产效用总和是45万!超过前一分法15万!这下马克思可要傻眼了,你樊弓把同三件事体多变出50%来?

同样是三件遗产,两种分法效果就不相同。前一分法显然既不公平,又没有物尽其用,也就是说没有将效用极大化。第二种分法使得

  1. 各得所爱;
  2. 公平合理;
  3. 将遗产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这个既公平,又使全“社会”达到最大效用的分法的前提,是每人为自己着想。你千万要自私自利。不要去为他人瞎操心。别人自己会为自己打算,不用你劳神。用英文说:Your treasure is someone’s trash(你的宝贝是别人的累赘)。

比效用极大更重要的,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总是可望不可及的公平原则。跟上节分饼问题一样,公平来源于人类趋利避害之心,而所谓“大公无私”竟是不平等的根基。不相信吗?头一回听说是不是?

道理很简单。“大公无私”要求人们吃亏不吭气,甚至做了冤大头还要陪笑脸。而你越不吭气就越吃亏,社会就越发不平等。“天堂”就是这样变成地狱的。

每个人在一定规则内为自己打小算盘的结果,就是使全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效用极大,就是使社会达到尽可能的公平。利己是利人的前提!

这就是亚当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也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

(An individual who) intends only his own gain (is) l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promote an end which was no part of his intention. Nor is it always the worse for the society that it was no part of it. By pursuing his own interest he frequently promotes that of the society more effectually than when he really intends to promote it. I have never known much good done by those who affected to trade for the public good. — Adam Smith, Wealth of Nations, 1776

樊弓试了几回,总是翻不好。本大师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恳请网友帮忙。

又注:“利己是利人的前提”最终归结到数学上的非线性无约束多元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为对每个变量的偏导数(边际效用)为零。说来话长,也就不嚼醋了。

节间闲话之六

1988年,樊弓小夫妇都是美国穷学生。借着放暑假之机,开着一辆破车神游美利坚。且自以为是工人出身,在汽车底下也摸爬滚打了一年有余,心想要有点小毛病也对付得了。

进入纽约州山区,前不巴村,后不着店之际,只听“哧”的声响,车内外所有灯全灭。我马上意识到,车的电路器件已被烧毁。这下完了。在这个被描绘为人吃人、人剥削人、尔虞我诈、自私贪婪的社会里遭难,恐怕不被竹杠敲掉一层皮是脱不了身了。这时是夜里9点。

25分钟内,一辆警车停在后面。警察说有人用大哥大通报,因此赶来。说车停在高速公路边上极不安全,必须把我们弄走他才能离开。可那天是周六,穷乡僻壤的拖车行都已经关门,叫我等怎么办?

警察见我二人束手无策,说我帮你们打个电话到修车店老板家试试。

老板开着拖车驾到,跟警察开了几句玩笑,把破车挂上便走。一路上谈笑风生,问明我等来路,不在话下。10英里外到达一小镇,把破车摆在修车行外。说天晚了明天修车,问我等想去哪个客栈他好送我们去。

我的回答让他吃了一惊:我一路上是打算在车里过夜。伟大领袖早就教导我等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你瞧我这铺盖都有。

老板这下明白了,这对男女是穷光蛋!他只好摇头而去。可不一刻又转回来,说是跟太太商量好了,我二人必须住到他家去,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我们要是住在街头他今晚睡不着。

在老板家里自然是好吃好喝侃大山。老板说他只有高中文化,几辈子住在大山里。他开修车行,太太开美容店。双料资产阶级。对我夫妇二人远涉重洋穷攻双料博士略表敬意。说明天他的工人不上班,他会找个朋友一块儿把车修好让我们继续上路。

长话短说。次日中午,破车修好。老板执意只收零件钱。他说要是真算起账来你也付不起。你知道我做老板的一小时值多少大洋?你那俩子儿还是留在路上花吧。我反正是栽在你两口子手上了。

我问他怎么才能报答他。他想了想说:记住我。将来也象我这样帮别人。

他的名字叫Gary Smith。我敢打赌他绝对不指望为此立牌坊。

有网友问,你不是说利己是利人的前提吗?Smith老板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是不是违反了自私自利的人类本性?是不是一种值得称道的“雷锋精神”?

樊弓自然会侃给你听。---

第十节:再侃自私自利

也许是上帝的指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在1776这同一年,也就是马克思从娘胎落地的44年前,大西洋两岸几乎同时产生了人类文明进程中不朽的两座丰碑:汤玛士•杰弗森的“美国独立宣言”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前者从政治上宣告,人有与生俱来不证自明的三项权利: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什么是“追求幸福”权利呢?那不就是自私自利的权利吗?

后者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自私自利不仅是不可剥夺的人权,而且是一个社会走向繁荣昌盛的前提。亚当•斯密写道:(原文见第九节末)

(某一个个人)追求私利的动机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到一个与他的初衷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这个结果并不总是遗害于与他的动机无关的社会。通过对他自身利益的追求他常常造福于社会,而且比他有意识地去为社会牟利更有效。我从没听说那些为社会公益所做的交易能给社会带来多少好处。

事实证明,亚当•斯密二又四分之一世记前的论断是何等的智慧。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一切物质文明,有哪一样是有人去学雷锋做出来的?我们用的电脑每18个月快一倍绝不是英特尔老板大公无私,中国现在满街大哥大也不是摩特罗拉讲什么爱国主义。电视机又大又清晰更不是索尼公司乐善好施。这全是自私自利的辉煌结晶。有谁不同意?

而倡导“大公无私”的一切经济实践,包括人民公社和国有企业,通通都以失败告终或半死不活地等待输血。我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和李远哲先生就不愿意睁开眼睛看一看。

雷锋和德雷萨修女应该是大公无私而受人称道的。但那都不是经济行为。Garry Smith先生并不能人人来修车他只收零件费。他必须以利益极大化为目的经营他的车行。由此才有可能偶尔救助一下山区里难得一见的外国穷学生,并留下金钱难买的良心安慰和吹牛本钱。如果他是教徒,他会觉得这样做是积累进天堂的门票费。不仅这利己是利人的前提,利己还完全可以是利人的动机。

美国这个自私社会从不缺志愿献血者和义务劳动者。原因固然众说纷纭,有人说此乃衣食足而知荣辱。可这个社会如果不是鼓励为追求个人幸福(即自私自利)而努力的话,何来衣食足?谁会知荣辱?

又有网友笑话樊某战风车:中国社会早就是自私自利横行了,还要你来教?既然那从来就是人的本质,何必还要提倡呢?看你真是没事找事!

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的正宗文化都把自私自利视为万恶之源,必欲斩草除根而后快。马克思主义者们至今仍在盘算着怎样把樊弓脑袋里那根自私基因掏出来然后输入大公无私程序。我说这吓死我也,你离我远点行不行?

由于我们对自私自利的恶见,我们无法正确地认识自私自利的双刃本质。中国宪法和文化至今不肯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保护私有生产资料。我们所压抑的是自私自利正面那一刃。而自私自利既然是人的本性,如果它不能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出现,必然从其极具破坏力的一刃发泄。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好象是所有春风一度的私营企业家,从傻子瓜子大王到牟其中,一旦坐大即倒台入狱。是巧合吗?当人们从此得知无发财正道,自然要去找邪道。这人欲横流贪官遍地又怪谁呢?

改变中国社会道德沦丧现状的灵丹妙药绝对不是要人们大公无私。恰恰相反,我们需要为自私自利正名,树立私有财产包括私有生产资料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保障和文化基础。划定“自私自利但不可坑人”的规则界限。鼓励有谋公益之心者同时大谋私利,中国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为两个社会奠基。一个以诱导善用人的自私自利本性为依据,一个以改造人的私心杂念为前提。您说谁更有道理?

比谁有道理更重要的是人性原则:我自私自利碍着你什么了?我觉得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我的幸福梦想,惹了你马克思哪一根神经?你非得改造我不可?你要建你的天堂你建去,何必跟我们这种俗人过不去?你一定要打我脑袋的主意我跟你拼命。

Leave me alone!(离我远点!)

节间闲话之七

马克思信徒辩护说,今天西方工人“阶级”生活水平和工作条件全面提高,是因为资本家害怕马克思的幽灵。没有工人的阶级斗争,资本家干嘛要提高工人工资?

对不起小马先生们,错也!当今发达国家部分劳工(注意,不是全部)成为“工人贵族”跟马克思主义的边都不沾。

首先,马克思根本不关心工人的眼前利益,根本不主张用工会和罢工的方式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老马指望的是工人们穷得只剩下内裤,要干就是全世界总暴动,“砸烂旧世界”。你可以想象马大胡子当时穷得是多恼火。

其次,根据马克思那搞笑版“劳动价值论”,劳动力是商品,其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些劳动力所需“平均劳动时间”决定死死的(注:这可是马克思说的,不是樊某戏耍)。因而马克思煞有介事地认为办工会闹罢工不光是一点用都没有,还违反了他老人家的唯物主义。

今天有些小马们为马克思辩护已经到了理屈词穷的地步,竟然这个桃子也想摘。

那么,资本家干嘛要提高工人工资呢?是老板发善心呢,还是害怕无产阶级革命?

都不是。---

第十一节:铅笔是怎样造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之间的矛盾。

用简单点的话说,看看您老的前后左右,千万个行业,亿万种产品,无数的老板。眼花缭乱了不是?这要没个总指挥,让你们各走各的道,人人都为自己打算盘,互相耍小聪明使绊子,这天下怎么能不乱套?

或者反过来说,要是有个总设计师,把全天下的芸芸众生拧成一故绳,朝着一个为全社会造福的方向运气发功,这世界该有多美妙!

如果您没工夫去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或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您多半会想,这马克思说得是有道理哎!

马克思主义的诱人之处在于,它几乎处处符合我们的直觉,因而引发读者的原始冲动。而人的直觉和原始冲动常常是错误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其名著《自由选择(Free Choose)》书中,用了一个“铅笔是怎样造出来的”例子,生动准确地说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之间,不但不是矛和盾,那简直是嫖客和“小姐”,缺一头都没法风流。

没有任何一个个人,能单独地从两只白手开始造出一只铅笔。不信您试试。

铅笔的木杆来自北加州或俄勒冈,伐木需要锯子、绳索、卡车等数不清的工具配件。这些工具来自无数人的千万种技能,牵涉到采矿、提炼、加工,制造成为油锯、利斧、绳索。就连那伐木人的那每一杯咖啡,都不知沾过多少只手。

这还仅仅是铅笔的木杆。那铅芯又经历了多少复杂工序,转过多少遍手,最终才装进铅笔的中心。您再想想铅笔头上那块橡皮……

这每一支铅笔,没有千万人的直接间接的卷入能造出来吗?也请马克思信徒去算算,到底这支铅笔中有多少“劳动时间”。算得出来吗?

而老马小马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千万人中没一个人是因为需要铅笔去干他那份活儿。绝大多数参与制造铅笔的人根本就不关心也不知道他们的汗水最终会凝结成这支铅笔。他们只关心,也只需要关心他的辛劳值不值得月底的那份薪水。

而樊教授每次去买铅笔,无非是拿出我讲课换来的收入之九牛一毛,换取千万人那无穷小量劳动的积累。

弗里德曼写道: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支铅笔居然造出来了。没人坐在中央办公厅向这千万人发号施令。没有宪兵监督这些从未发出的号令的执行。这千万人居住在四面八方,操着各种语言,信奉不同的宗教,或许还相互仇恨--然而这些区别毫不影响他们相互协作并造出这支铅笔。这是为什么呢?亚当•斯密早在两百年前就给我们做出了答案。”

亚当•斯密理论跟马克思那嚼醋玄学不一般。其核心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项愿打愿挨买卖如果能成交,必是因为双方都觉得有油水可捞。交易是“双赢”,不是“零和”。

这支铅笔的制造过程中牵涉了千万次交易。每项交易的双方关心的都只是他们的最大私利。而这些交易的价格,则指挥着整个经济的运作。

弗里德曼继续写道:假设出于某种原因,铅笔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零售商将发现铅笔近来很俏手,于是向批发商订购更多的铅笔。而批发商再找到厂家。厂家则去订购更多的木料、石墨、铅、铜皮、橡胶,及所有原料和设备。为促使供应商生产更多的原料,厂家不得不提高竞价。高价将引诱供应商增聘工人以满足需求。为增聘工人,商家又不得不提高工资或改善工作条件。这个过程就象水波一般扩散开去,向全世界传播一个信息:铅笔有一个更大的需求。更精确点说,每个人只需知道与他相关的某个产品的需求增加引起价格提高,而他并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这就是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创造的奇迹。

毫无疑问,这是个“社会化”的大生产。这个生产根本就不需要“计划”。每个生产者只需要关注他的产品的价格和成本,并当价格和成本发生变化时作出及时的反应就结了。

这个生产商为什么要去提心掉胆地盯着价格变化,又要没事找事地去作出相应调整呢?显然这价格必须直接影响到他的利益而且他必须为私利去努力。私有制正是完美地做到这一点。

您说说看,这社会化生产和私有制哪来的矛盾?您也不难反过来想象一下,为什么全世界都办不好国营企业。

有马主义者指出: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在高速发展铅笔生产的意义。马克思的意思是说,资本主义最终使得铅笔“极大丰富”,必须用“计划”来限制生产并“按需分配”铅笔。而不是用计划经济来发展铅笔生产。

的确,当今的发达国家铅笔是极大丰富。要“按需分配”铅笔不是不可能。可这用得着计划吗?我们不妨去瞧瞧那“看不见的手”是怎样运作的。

由于铅笔的利润使得众多的投资者进入铅笔生产,最终导致市场饱和。注意,经济学上没有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只有价码不咋地。铅笔多了就得放血降价,减少订货。导致各级原料连锁杀价。这个价格信息迅速传遍商界。铅笔业股票狂泄而使得资本另谋高就。已经上了贼船的铅笔业者竞争加剧,必须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寻找替代原料,起用新技术,解雇多余劳力并改善管理。如此等等。在这个你死我活的铅笔商战中,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社会资源重新自动达到最优或较优分配。而消费者则是不断地得到更便宜,更精巧,更好用的铅笔。

如果您按马克思的思路,发一个计划,要所有企业减产,您能比那“看不见的手”干得好吗?

马克思提出计划经济之时,肯定是没有去试试如何做“铅笔制造计划”。他要是稍为试一试就知道,彻底的计划经济是一个白日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陷井就是,出于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价格来源于“平均劳动时间”而不是供求。因而马克思看不到或不愿看到价格在经济学中的真正意义:传播商业信息,提供商业诱导,和优化资源分配。

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下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与市场并存的悖论。就象彭真委员长搞不清究竟是党大还是法大一样,请问究竟是计划服从市场,还是市场服从计划?如果是计划服从市场,那您要计划个啥?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根本就不需要计划。您要是想要市场服从计划,别臭美了,您以为市场会听您的?

我们现在可以回答资本家为什么要提高工人工资的问题了。当工人工资(价格)低廉而老板利润丰厚之时,越来越多的人便加入冒险家的行列成为老板,而小老板又企图变成大老板。为争夺现有熟练劳工,老板不得不提高出价。老板越多工人工资就越高,而且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做买卖盼的就是顾客盈门。工人出卖劳动力的“顾客”是谁呢?还用问吗?当然是资本家啦!

您要是打定主意当工人,您就应该想法子骗别人都去当老板。这道理是再明白不过了。

马克思给工人阶级开的药方可绝了:用暴力革命把老板们都干了,让全天下只剩一个“公有”老板。到那时,这老板出什么价您都得卖,您要不卖就没处卖,喝西北风去吧!

(预告:马克思的经济学侃得差不多了。以后要侃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专制制度和人治社会的天然盟友,请网友继续欣赏,喝彩,批评。谢谢。)

节间闲话之八

有一种马主义辩护词:作为书呆子的马克思是无辜的。毛病出在后来的小马们,把一个好端端的革命理想煮成了夹生饭。徒子徒孙的无能不能怪罪祖师爷。

进一步的辩护:马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有恶棍用杀猪刀斩人你怎么去找铁匠算帐?再说,马主义是基于社会正义而提出的美好理想,这有理想总比没理想要好吧?

樊某一听,这就怪了。亚当•斯密的门徒怎么就天生比小马们多一个心眼?

咋的没见一个独裁者把《国富论》奉为神明?把《独立宣言》作为立国之本?干嘛专抄老马那把杀猪刀?

马克思从来就号称他的学问是有阶级性的。因此老马自己就不认为他的理论是人皆可用的 武器。只不过他那号称的无产阶级理论,受益者刚好不是打工仔。

F.A.哈耶克(Hayek)早在1944年马家军横扫三分之一世界的辉煌时刻,写下了人类思想史上不朽之作:《通往奴役之路》。哈先生以无以伦比的智慧,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专制本质。整30年后(1974年),老哈的预言一一应验,大师也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当之无愧。

樊某在国内时听说过有哈文译本,是内部资料。小樊又不是太子党,求之而不可得。出国后念的是英文原版,读来实在是回肠荡气。近日发现当年垂涎的中文电子版,遂设置链接于樊弓文选网址。有兴趣的网友不妨去念一念。

您要是英文过得去,最好是去念原版。哈先生的书不仅仅是智慧,其文字也是优美流畅。读起来一点也不累。也许是先入为主,樊教授再读上面那个链接的翻译版,感觉就象啃数学定理,味道全没了。想起来,小樊当年下死功夫念的马克思都是二手货。要是中共中央马列翻译局做了手脚陷害老马,那可是上当了。

哈大师用了262页纸阐述的深刻学问,肯定不是樊某人那几千字能侃清楚的,真有点担心辜负大师。有请哈专家们不要客气,教一两招,樊某先谢。

第十二节:专制的诱惑

世上尽管繁荣娼盛,古往今来从不见“小姐”们光X拉客的奇观。那一身端庄华丽的遮羞行头是绝对小气不得。

话说世上一切暴君,没听说哪一个在额头上刻着“老子要专制你”。相反,每个专制制度都有一套学问:爷打你是疼你,要不是为你好,换了隔壁的孽种我还懒得操鞭子呢。

地狱之门肯定比天堂通道修得堂皇诱惑。要不然人类干嘛老是陷进专制的怪圈?不信你回想一下当年的两个德国。一个叫民主德国,一个叫联邦德国。您要是光看商标,一定是挑东边那个。等您进去发现上当,那退货可是没门。柏林墙修得楞是结实,还有“子弟兵”荷枪实弹瞧着你。

有个世袭王朝名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个商标撒了三个谎:“民主主义”,“人民”,“共和”。效率奇高。

中国人虽说小聪明盖世无双,可在天堂地狱的大是大非面前却是出奇地迟钝。直到今天还信马主义的不用提,就是早已对其不抱幻想者,常不能摆脱“共产主义好是好,就是实现不了”的遗憾。你告诉他某美女是蛇,多数人都会瞪大双眼:这怎么会呢?你瞧那肌肤身段,多滋润哪。

人类老是上当受骗的根源之一,是我们常常不清楚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您不妨给自己开个清单,假设你明天赢了千万大洋六合彩,打算怎么花。然后您把每一项单独挑出来,大概您会发现都买得起。或攒点钱总是买得起。可凭您那薪水想把这单子上条条都打勾,那就别做梦了。

我们很少注意到这个太显然的事实:我们每人都有无穷多的愿望梦想,每一梦都是可能的。实现所有愿望又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人生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为了吃熊掌,你就得放弃吃鱼。反之亦然。樊教授现在要戏侃马克思主义过瘾,就不能睡大觉。这在英文里专门有个词,叫tradeoff(权衡,公平交易).

更妙的是,越是平庸的人越是容易在熊掌下肚时后悔:是不是鱼更好吃些?还不如当初别费心,让一个高人帮我选择,多半比我挑得好。

我敢打赌,即使是身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仍然有无法实现的梦想和深深懊悔的错误选择。很少有人觉得他得到了这个世上他应该或可能得到的一切。

对职业的选择就更难了。有多少人能自豪的说,他现在的行当使他的潜力发挥到最佳?

选择的艰难和对失败的畏惧常常使人期望逃避选择,向往天堂或世外桃园。这时如果有一个“圣人”出来告诉你,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在那里你将不再面临这些烦恼。他会替你、替所有人做出“公平”的选择,你会不会觉得心动?

Freedon is never free。这句格言很难用一句话翻出其韵味和哲理:自由其实是自由人的沉重负担。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负担也许太沉重,使得圣人专制反而显得更轻松,更可取,更理所当然。

人类还有另一个不治之征:栏杆外面的草总是比里面的绿,人家的太太总是比自家糟糠水灵贤慧。这草这嫂还是看得见,摸得着(摸不得)。那天边隐约可见的花木佳人就不知有多来劲了。我们谁也没见过西施,可我敢打赌天下99%臭男人都恨不得把家里那口子蹬了换成西小姐。(这句可不能让樊夫人看见)

越是得不到,看不见,想象不出的美人,就越是勾魂。人们就越是愿意付出可见的代价去得到她。

近代所有专制的共同诱惑就是,给你一个美好的理想,一个崇高的目标。告诉你,让你相信,只有万众一心,紧紧团结在圣人的周围,那个理想和目标才能实现。

而为了明天娶西施,你今天不得已要禁欲。为了明天吃肉,你今天得吃辣椒酱下饭。为了那个理想的尽善尽美,你必须忍受现实的不完美。今天的不民主是为了实现比资产阶级假民主更高尚的民主。为了全社会的“大公”,你必须放弃私心梦想。为了把祖国建设成世界第一强国,我们宁可推迟、限制和放弃个人的政治自由。

再加上,专制制度在理论上似乎是最有效率的制度。最显然的例子是军队。一支用民主投票的方式指挥作战的军队恐怕是必败无疑。因此人们很容易推而广之:把权力集中在一个圣人手中,让他象将军一样拥有计划调度全部资源的无上权力,岂不是能最快最好最省事地推动“全社会利益”?

这个推广的毛病在于,军队在战场上总有一个明确的、特定的任务和目标。将军可能被授权不惜一切代价突破敌人防线。而社会和个人,面临着无穷多的鱼和熊掌之间的tradeoff.这些选择大多彼此矛盾相互制约。你要建三峡大坝就要放弃航空母舰,要申奥修奥运村就没钱维护全国的小学教室。全社会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可定义可比较的“共同利益”,只有无数利益之间的较量。任何具体计划都会侵犯社会一部分人的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和反抗,也就是计划者不得不为实施计划而压制异己。就象将军为令行禁止可以枪毙下属一个样。

哈耶克据此雄辩地得出结论:计划经济必然导致专制。您绝得哈大师说错了吗?

您想,我们到了商店里都经常不知道买哪样的芸芸众生,我们能知道“全社会的最大利益”在哪儿吗?就算您知道在哪儿,您明白为了这个“公利”,谁要付出多大代价做为tradeoff?我们应该为那个不存在的“公利”付出自由的代价吗?

亚当•斯密理论之所以不可能成为专制理论,正因为亚当•斯密不承认有一个值得追求的“社会公利”。在斯密大师看来,每个人只要不偷不抢不骗,他的私利就是最崇高的社会公利。那些相互冲突的社会利益绝不能交给“计划者”仲裁,而是应该在竞争中让上帝来取舍。您想想,哪个独裁者愿意让您信这学问?

马克思那学问对专制者可就太方便了:

  1. 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美好”理想。
  2. 实现这个理想的暴力革命手段。
  3. 这个理想是通过剥夺一部分个人的财产来达到。
  4. 强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放弃一切私有生产资料。给谁呢?Oops!
  5. 由一个权力机构“计划”全社会的经济行为。
  6. 由这同一个权力机构向社会成员“分配”劳动产品。
  7. 为维护这一理想实行以暴力为后盾的“无产阶级专政”。

哥儿们您瞧瞧,谁要照此建立一个奴隶制还缺哪一样?

最要命的是第3,4条。要知道,承认私有产权的专制一定是不彻底的专制,绝对的专制必不容私有产权。注意,“有产”和“有产权”是两码子事。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来是有产而无产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别看今天中国有的是人富得流油,可没几个不打算卷款出逃。正是有产而无产权也!

樊弓15年前蹋上美国土地时,口袋里只有17美元,比偷渡客强不了多少。但在这块土地上,我虽无产但有绝对产权:我从此挣来的一切,都是神圣不可侵犯。只有这样,我才是自由人。只要是自由人,我就有了从无产到有产的机会。

多佛惨案中那几十个同胞冒死追求的就是这个。

马克思信誓旦旦地打包票说,他那个天堂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骗你把私有产权交出来。我敢打赌,没一个小马能具体说清楚,在一个连可供支配的私产都禁止的社会,你怎么自由发展?

产权是今天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症结。

哈耶克写到:

“我们这一代已经忘记,私有财产体系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不单是对有产者,这重要性对无产者也丝毫不少。正是因为生产资料掌握在众多的独立人手中,才没有人能够彻底地控制我们,而我们作为个人才有可能决定自己的行为。一旦全部生产资料集中到一只手上,无论这只手是名义上的全“社会”,还是属于一个独裁者,谁掌握了这只手,谁就有了统治我们的全部权力。”

“没人比德•脱克维尔更清楚地看出,民主在本质上是个人主义的制度,它与社会主义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民主扩展个人自由的空间’,他在1848年说,‘而社会主义限制它。民主把所有可能的价值赋予每个人;而社会主义把每个人当做一个工具,一个号码。民主和社会主义除了一个字眼以外毫无共同之处。这个字眼就是:平等。但是注意这个区别:民主在自由中求平等,而社会主义追求平等的手段是限制和奴役’”

难怪现实中所有的“社会主义民主”都是夹生饭。

有趣的是,哈耶克引述的德•脱克维尔这段话,出自《共产党宣言》面世的同一年,及新中国成立前整100年多一点。谁对谁错,我们今天不是很明白了吗?

现在我们回到那个问题:一个社会是有崇高理想好,还是没有好?

有句名言: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幸运的民族。我们照此句法:没有正统理想的社会是健康的社会。一个健康社会的目标,应该是保护其社会单元:个人,以正当手段去实现他自己的梦想。甭管他的梦有多邪多歪多傻多混,只要他没惹你就不关您老的事。人(即个人)是目的,不是实现伟大社会理想的手段。

自由的重负未必适合所有人。就象动物园的老虎未必能在神农架生存。因此总是有人有理由反对个人自由。问题是,您愿意待在笼子里不等于我也愿意是不是?我们有太多的文人,自己喜欢被关起来也就算了,可本大虫要进山与您老何干?您犯得着去嚷嚷,去帮动物园老板把我关回去吗?

中国文人为什么这么难接受自由主义?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反对别人的自由主义?樊教授怎么也搞不懂。

且听下回分解。

注:
樊弓近日大忙,报税日也马上要到,同时又急需睡个好觉。因此本月底之前不能接着侃。不是戒网,实在是不得已。请爱听戏侃的网友继续建议,鼓励,批评。五月初学校放假,一定回来。

节间闲话之九

《戏侃》上节写完已有月余。期间《戏》迷不断鼓励催促。连因特网排名大师易往崇老兄也惦记着。实在不好意思。近日到了图书馆,顺便把《戏侃》的一些东东查证一番。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立即发现本教授犯了一个十分尴尬十分可笑的职业错误。

樊某在第七节写道:通用汽车公司的装配工人平均工资是“九万六千”。根据是数学家历经多年培养训练出来的对数字的职业敏锐、超强记忆力和不可动摇的自信心。对“会不会记错”根本是想都不去想。

经查证,那个数字应该是“六万九千”,不是“九万六千”。出处是1996年3月28日的芝加哥论坛报社论。老樊把9和6的位置方向记反了。

樊某引用这个数字的原意是要说明,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工资可以超过玩弄“复杂劳动”的数学家。所幸的是,樊氏错误并不影响这一结论。根据Notice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1172期数据计算,1993-94年全美数学正教授的平均工资是$62,046(各级教授总体平均$50,766)。比上年增长2%。按此增长率,1996年数学正教授的平均工资应是$64,553(各级平均$52,827)。远不及汽车工人的$69,000。

尽管错误不影响结论,在下还是必须向众网友道歉并更正。小马们要想出樊教授洋相,这可是个不应放过的机会。

同时,本教授从这个错误得出的教训是,凡人肩膀上扛的那七斤半是个很靠不注的玩艺儿。做老九的职业道德应该包括认识自身的局限,承认犯错误的可能性。尤其是牢记樊氏座右铭四:40岁以后必须放弃开创理论的野心,修边补角,教书育人,吹牛戏侃足矣。

作为老九的马克思,从阁楼里写到65岁还死不退休。拍脑袋之余一不推敲细节,二不实验模拟。三不征求网友意见。那学问一搞就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同一天落草为寇,砸烂“旧”世界,建立一个没有孔方兄的人间天堂。绝对不开玩笑。

你说马克思怎么会不桶漏子。---

第十三节:继续革命

马克思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人人都欢天喜地的共产主义社会。至于这个社会如何运作,老马没详细想。大致说了几个粗线条。包括

  1.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2. 计划经济;
  3. 剿灭私有生产资料,实行全面共产;
  4. 商品交易绝迹;
  5. 不用钞票大洋;
  6. 各行各业三教九流随便你干。如此等等。

书生们反对马设计师,一般都是笑话这个桃花园是个乌托邦,根本就没戏。樊教授到侃到现在,还没有回答“能否实现”这个关键问题,只是在第二节卖了个关子。本节要侃的是,咱甭管“能否实现”,就算是咱芸芸众生在马圣人的指引下,冲破重重险阻,杀散千妖百怪,顺利到达西天。这日子以后怎么过。

樊弓在第二节已经证伪“各取所需”。道理很简单:资源的稀缺性。例子很现成:NBA总决赛还差个把星期。这两三万张门票怎么“取”?谁“取”前排雅座,谁“取”豪华包厢?

一位樊某很尊重的小马解释说,这种情况下或者是

  1. 以提供“必要劳动时间”(如扫厕所)为代价,或者是
  2. 露宿票房门口排长队,以先来后到为准。

这个回答实际上否定了共产主义原则。方案1其实还是在作商品交换,那“必要劳动时间”不就成了货币吗?搞那么麻烦干什么?方案2显然不是“各取所需”。排到后面就“取”不着了不是?

小马们对“各取所需”的辩护是老马那句笼里笼统的“物资极大丰富”。可惜马氏老少都不注意一个逻辑漏洞:“物资极大丰富”不等于“消灭一切稀缺”。

“各取所需”的前提是“稀缺”的消亡。马克思没敢说等稀缺消亡再搞共产主义。大概他知道消灭一切稀缺是不可能的。因此老马要么缺乏逻辑,要么缺乏老九的职业道德。

如果我们承认稀缺的永恒,那么能不能在物资极大丰富之时,实施近似的共产主义呢?

我们假定现在是共产主义,物资已经极大丰富,大家幸福无比。张三排队“取”到了几张NBA球票。而李四是齐白石转世,画得一手好虾,乃海内绝活。老李没“取”到球票但嗜球如命。那么,李四企图以画换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马克思贫穷潦倒,恨透了商品交换和金钱。可是你在“天堂”里取消货币,只能给交易带来不便,增加经济学的所谓“交易成本”,并不能取消交易本身。只要有稀缺,就会有交易。没有货币中介,交易就退化为效率低下的以物易物。这时候,共产主义政府是睁只眼闭只眼呢,还是用无产阶级专政来“割资本主义尾巴”?

本《戏侃》一再指出,马克思给资本主义弊病开出的药方基本上都是饮鸠止渴。岂止是无效,且是效果与目的恰恰相反。商人“不劳而获”的利润刚好来自“交易成本”。你越是限制交易,交易的难度(成本)就越大,商人的潜在利润就越高。那李白石画虾无货币可换,又拉不下画家面子上街换球票,就会出个商人王五。

王五既没票也没别的本事,但交游广泛脑瓜好使。于是王五找李四借两张画,用一张画换两张球票,用其中一张球票跟李四结帐。自留一画一票。你看这第四节说的故事是不是不朽?

麻烦的是,这王五可能根本就不看球不赏画,他有了这两件稀缺物品,就有了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的“资本”。资本主义尾巴要是不割就会变成资本主义屁股。可怕可怕!

“稀缺”可谓随处都可以造出来,跟物资丰富与否没关系。赵大嫂炒得好香的一盘陈皮牛,钱老弟的集邮册里有“全国山河一片红”,孙小姐长得性感脸蛋,李妹子裁出来的西装愣是酷,樊教授在你儿子的成绩单上可以填A也可以填B,类似具有潜在交换价值的“稀缺商品”无穷无尽。

只要人类不退化为猪狗,就会有稀缺,就会有交易,有交易就会有交易利润,有利润就可转化为资本,有资本就会有更大的交易,如此循环上升,便是“资本主义复辟”。

马家军如果遵从教主训示,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起共产主义,除了毛氏所创“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别无选择。尔等不仅需要第一次“剥夺剥夺者”,还必须不断地铲除象王五这样的“新生资产阶级”以保卫革命成果。

铲除王五的“继续革命”又不可能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实现。原因是张三李四都从王五的服务中获得“稀缺”(效用),他们不大可能投票去干王五。即使他们头一回上当,同意宰了王五,发现少了他不方便。下次出个陈六可就铲不掉了。共产主义政府要是尊重王五的自由,尊重张三李四的选票,这资本主义屁股就会长到腰部。

很多小马埋怨斯大林毛泽东把这么圣洁的共产主义理想弄的血雨腥风。其实根子就在老马。老马那学问按照逻辑推理,结论就只能是背弃民主原则。没跑!“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必须是专制,必须限制张王李的交易自由,能限制他仨的自由就能侵犯更多人民的权利。马克思没做过模拟,斯大林、毛泽东、金日成、波尔布特、霍查、齐奥赛思库、铁托诸人替他试过了。结论是一个例外也没有。

樊教授不管怎么侃,就是有小马不买账:共产主义是理想,理想是极限状态,有理想总比没理想好。这美国佬不也有“美国梦”吗?

问题是,“美国梦”是具体的,不需伤害他人的“谦虚”梦想,诸如一栋房子,两辆汽车,三个孩子,四万年薪,五万存款,六十退休,七十旅游,八十蹬腿。只要舍得出汗实在是不难,也不需要惹谁。相反共产主义理想一开始就是要通过暴力来实现,实现后又必须通过专制来维持。需要惹的人一大堆。我看还是算了吧。

双重思想

双想或称双重思想(英语︰Double think)是同时接受两种相违背的信念的行为。此词是源于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的概念。其主义概念如下:

知与不知,知道全部真实情况而却扯些滴水不漏的谎话,同时持两种互相抵消的观点,明知它们互相矛盾而仍都相信,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表示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一边相信民主是办不到的一边又相信党是民主的捍卫者,忘掉一切必须忘掉的东西而又在需要的时候想起它来,然后又马上忘掉它,而尤其是,把这样的做法应用到做法本身上面——这可谓绝妙透顶了:有意识地进入无意识,而后又并不意识到你刚才完成的催眠。即使要了解“双重思想”的含义你也得使用双重思想。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