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白云

所读,所看,所思

科学理论之可证伪性

| 评论

简介

  • 可证伪性是英籍奥地利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主张用来分辨科学与非科学的一种理论,他认为:

    一切从经验得来的假说、命题和理论都不是科学的,除非它们容许反例存在的可能。

定义/What

  • 如果一个主张是可证伪的,则至少在理论上存在一种观测的方法(即使实际上没有进行这项观测也无妨),来表明这个主张不符合重言式的标准(即这个主张不总是真的)。对某种描述进行观测的逻辑前提是它描述的事物是存在的。

解释/How

  • 可证伪性是说要存在被证明为假的这种可能性(即证明为假的方法要存在),但和证明目前是不是可实施并没有关系。
  • 可证伪性是科学理论的必要属性,但非充分属性。科学理论必须具备可证伪性,且仍未被证伪。
  • 不具备可证伪性的理论都是非科学的。
  • 非科学的伦理并非都是伪科学,只有冒称是科学的那些非科学理论才是伪科学。

深究/Why

  • 我们知道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方法中的两大法宝。

    • 归纳: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 演绎: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

    可证伪性是针对归纳法而言的。由于人类认知和探索的世界有限,在归纳出一种理论时,不可能穷举所有符合这一理论的个案来证实这一理论。倘若存在可以检验为假的某种方法在,即使在目前的条件下还不能够实施检验,假以时日,或许会出现这样的反例从而检验其为假,当然也可能这样的反例永远都不会出现,谁知道呢?如果一种理论不存在任何可检验为假的方法,那么这种理论因缺乏检验方法,而无法判断其真假,因此一定不是科学。用老子相反相成思想来讲就是“天下皆知真之为真,斯假也”。

  • 示例一:“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试图穷举一只,两只,三只… … 白天鹅来证实这一描述是科学的都不够充分,检验这一描述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是“没有非白色的天鹅”这种可能性存在(可证伪性),当黑天鹅在澳大利亚被发现时,人们就推翻了这一论述。

  • 示例二:“上帝是存在的。”,这一描述因无法观测或证明“上帝不存在”,从而无法被证伪,因此这一描述是非科学的。

意义

  • 牛顿定律在相对论没有发现之前被认为是科学理论,但存在检验其为假的标准,而后被相对论证伪,这时人们通过增加牛顿定律发生的限定条件,来完善牛顿定律。这是可证伪性的意义所在,科学理论永远在不断的证伪检验过程中被完善或推翻。用胡适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